|
2011-07-19 作者:謝百三 來源:中國證券網
|
|
|
筆者認為中國處于有文字記載以來的第五個大盛世之初期。即從1978年12月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全黨的工作重心立即轉到以發(fā)展經濟為中心的軌道上來。從此開辟了一個全國上下一心一意和平發(fā)展、搞經濟改革及對外開放的偉大事業(yè)。 中國的GDP(2010年止)為39萬億(如以各省最后申報數據為43億元),是1978年的109倍,是1990年上海、深圳證交所成立時的21倍,中國的城市、農村、東中西部特別是70多個大中城市與6000多個中小城鎮(zhèn)都在自己的基礎上高速發(fā)展。這一點,世界各國,甚至連發(fā)達西方各國都不得不承認了。中國的GDP總量近年來先后趕上了意大利、法國、德國、英國,2010年趕上了日本、雄居世界第二。像這樣一個13多億的人口大國發(fā)生的變化,可謂是滄桑巨變,天翻地覆。最近一年來,我來到昆明、西安、鄭州、南京、廣州、深州、北京、杭州、蘇州、青島、石家莊、天津等城市調研,到處都在建設,到處都在發(fā)展。江城武漢竟同時在修四條地鐵,有四十幾個工程同時在建設,像個大工地。多年未來的蘭州,也是黃河兩岸、高樓林立,一片繁華景象。上海市10年時間建起了6000多棟高樓大廈,一改當年的“十里洋場”景象。 中國的國際地位空前提高,早已成為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決定著世界與人類的命運。美、俄決定任何大事都不得不看中國臉色行事。中國的外交政策日益成熟、運籌帷幄于世界錯綜復雜的政治經濟外交斗爭之中。 總之,中國盡管還有幾千萬貧困人民,中國政治改革進展有曲折,中國腐敗在一些領域還存在,中國經濟上還有一些問題:如經濟結構不合理,輸入型通脹與成本推進型通脹還將長期存在;大中城市房地產價格還將長期居高不下;外匯占款太多;滯漲的風險還會長期存在;中國人均GDP還僅排在世界110位,人均存款僅2萬元等等,但中國經濟的中長期走勢總體上是很好的。 究竟是什么原因促成了今天的盛世呢,盛世還可以持續(xù)多少年呢? 本周經濟與股市: 經濟數據出來了,6月CPI為6.4%,創(chuàng)出本輪通脹來的新高;上半年經濟增長仍為9.5%,城市房地產投資增長30%多,很多人擔心面對如此強勁的經濟(難有滯漲之感),央行會進一步加息并提高準備金率,但我認為先前加息到3.5%,就已是為公布此批數據作準備了,央行不至于馬上再采取進一步措施,因為上半年前4個月的經濟較強,但5-6月的企業(yè)狀況相當不好,準備金率太高,使銀行貸款難上加難。企業(yè)只能在民間借高利貸,企業(yè)現在極為困難了,現在的情況是銀行系統(tǒng)資金非常緊張,捉襟見肘,但老百姓手中錢很多,30多萬億居民存款,M2達到78萬億了,在幾乎3個點的負利率下,這些錢都會頑強地、每時每刻地向股市分流。近幾年來什么東西都炒了,如房地產、土地、著名書畫、黃金、石油、故現在炒無可炒,而只有股市還處于從6000點往下的一半的狼狽之中,因此股市很難有深幅下跌,但個股和板塊的機會會繽紛燦爛、機會多多!
|
|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fā)表使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