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危機賽跑
2008年金融危機的影響,遠遠超過金融和經(jīng)濟本身。世界許多國家的政治版圖,以及政府和經(jīng)濟的關系面臨著深刻的轉變。新一輪改革,正在全球激蕩。
中國正處于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期,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
中國經(jīng)濟過去幾十年高速、不間斷的增長,在人類歷史上是空前的,甚至可能是絕后的,除非這個紀錄為中國自己打破。在這個基礎上,中國完全有可能在未來不太長的時間內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經(jīng)濟體。但是,中國經(jīng)濟同樣面臨深層次的問題。
貧富懸殊、分配不公、價值沉淪、官員腐敗、市場秩序混亂、中下階層貧困等等。不僅如此,各種思潮在中國交互激蕩,某些思潮力圖左右中國未來的選擇。
2034年,中國有兩種可能。一種是經(jīng)濟總量達到美國的兩倍;另一種是處于漫長的社會動蕩中。盡管前一種可能的概率非常高,但我們必須看到,有一種力量力圖將中國推向后一種可能。
中國現(xiàn)在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其實既不是人民幣匯率,也不是別國的戰(zhàn)略擠壓,更不是那些大大小小專門找中國不快的噪音。這些方面雖然重要,但不管別人有什么企圖,主導權和決策權畢竟在中國自己手中。憑中國目前的經(jīng)濟和軍事實力,誰也無法強迫中國。中國面臨的最大問題還是在自己內部。中國經(jīng)濟內部不平衡和外部不平衡交織在一起。能否妥善處理外部不平衡,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能否妥善處理內部不平衡。
必須以有利于中國自己的方式來解決外部不平衡,否則外部不平衡的解決過程就可能變成加劇內部不平衡的契機,將中國引入長期的經(jīng)濟動蕩,出現(xiàn)惡性通貨膨脹、房產(chǎn)泡沫惡性擴張、貧富懸殊難以縮小、人民幣大幅度升值、經(jīng)濟空心化、經(jīng)濟增長驟然滑坡等問題。
所以,中國必須在這幾年內下大決心,以大智慧解決經(jīng)濟社會的主要問題。要分清經(jīng)濟社會面臨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要抓住要點。在解決主要矛盾方面,要有同時間賽跑的緊迫感,要知行合一,雷厲風行,想到做到,不要為次要矛盾所迷惑。比如在解決貧富懸殊方面,有些人擔心“養(yǎng)懶漢”。貧富懸殊是主要矛盾,“養(yǎng)懶漢”是次要矛盾。又比如那些擴大差異的方法和措施,即使有一萬條理由,由于會擴大貧富懸殊,惡化主要矛盾,也應當果斷停止。
千萬不能為次要矛盾所迷惑,舉棋不定,左右為難,貽誤戰(zhàn)機。
而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反思。反思那些不利于解決問題的思潮。反思是行動的前提。
這是一個需要全方位反思的年代。只有那些有勇氣反思、認真反思,并且有意志和力量來實現(xiàn)這種反思的國家,才可能把握住動蕩年代帶來的無限機會和巨大挑戰(zhàn)。在風險和機會交錯的歷史漩渦里,如何審時度勢,對每一個國家和個人都是考驗。歷史是無情的,未來10年將是決定命運的10年。有些國家,也許贏得了這10年,卻輸了整個世紀;而另一些國家,可能輸了這10年,卻贏了整個世紀。而那些重復別人錯誤的國家將落在歷史潮流的后面,受到歷史的懲罰。
假如下一次經(jīng)濟危機來臨,中國能準備好嗎?
中國能在下一次危機來臨前基本解決自己的問題嗎?中國在下一次危機沖擊前,是會變得更堅強,還是更脆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