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調控政策的持續(xù),樓市成交量繼續(xù)下行,房企在土地市場的表現也開始顯現兩極分化。
中國指數研究院26日公布監(jiān)測數據顯示,上周40個城市中有18個城市的樓市周均成交量同比下降,6個城市成交量降幅在50%以上。在土地市場,上周監(jiān)測的20個主要城市共推出各類土地70宗,較前一周減少5宗,合計推出土地面積352萬平方米,較前周增加22萬平方米,其中武漢、沈陽和天津分別推出106萬平方米、80萬平方米和49萬平方米,為推出量較多城市;上周共成交各類土地53宗,較前周減少7宗,成交土地面積合計174萬平方米,較前周減少85萬平方米。
此外,數據顯示上周監(jiān)測的20個主要城市土地市場整體成交量表現出下降趨勢,環(huán)比下跌33%。深圳、蘇州等7個城市無土地推出,上海、廣州等11個城市無土地成交。
記者了解到,當前房地產企業(yè)拿地策略正出現分化現象。截至3月26日,在已公布年報的房地產企業(yè)中,一部分房企表示今年將謹慎拿地,現金為王;另外一部分企業(yè)則表示今年是拿地契機。從目前企業(yè)拿地的情況來看,保利、招商、恒大、綠地等企業(yè)頻頻現身土地市場,與其他略顯保守的企業(yè)形成鮮明對比。
3月21日,雅居樂2.7億元在海南取得5幅地塊。同日,保利地產以18.7億元獲得佛山新城地塊,該地塊為富力此前被收回的地王地塊。另外,恒大3月12日在濟南新增了7幅地塊,這些地塊均為底價出讓。同樣在上周,五礦置業(yè)有限公司在沈陽也獲得一宗地塊。
國土資源部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北京、上海等地的土地出讓金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而地方融資的償債資金來源主要是土地出讓收入,隨著今年地方債償債高峰來臨,地方政府試圖通過下降土地出讓門檻以促進土地成交。另外,2月份國土部要求地方政府通過土地市場動態(tài)監(jiān)測與監(jiān)管系統及時上報流拍、流標地塊,這促使地方政府通過下調底價或者放寬條件來提高企業(yè)拿地積極性,降低了地塊流拍率。
“可以預計,未來土地價格還將繼續(xù)走低,二季度將是地價達到低谷的時期,也是資金充足的房地產企業(yè)拿地的絕佳機會!敝袊慨a信息集團李瑩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這些企業(yè)之所以選擇逆勢擴張,一方面是因為企業(yè)庫存消化周期控制合理,補充土地有利于企業(yè)進一步發(fā)展,此外也有企業(yè)自身資金狀況良好的原因。
但是,根據中國房產信息集團監(jiān)測數據,房企2009年底至2011年的土地儲備總量正呈現逐年上漲的趨勢。從土地儲備的消化周期來看,至2012年2月底,56%的典型房企土地儲備的消化周期都在10年以上,其中,尤以綠城、世茂、招商、恒大等表現明顯。
數據顯示,2011年底,房企的土儲消化周期普遍拉長,如綠城中國,其土地儲備消化周期由2010年底的13年躍升為24年。進入2012年來,由于綠城的銷售速度始終未有明顯好轉,其土儲消化周期持續(xù)保持24年的高位以上。世茂、招商、保利、碧桂園及榮盛發(fā)展等房企,進入2012年后土地儲備的消化周期均已達到近幾年的高位。
另據中原地產監(jiān)測數據,截至2012年2月底,標桿房企在47個城市的在售項目庫存量約為2466萬平方米。在庫存壓力下,保利、招商、恒大、富力等房企已經陸續(xù)啟動較大規(guī)模的降價促銷活動。
北京中原市場研究部總監(jiān)張大偉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以價換量已是當前趨勢。2012年的市場調控政策雖然不太可能加碼,但力度也不會松動,整體依然是現金為王的趨勢。目前市場上獲得認可的都是性價比高的降價項目,所以不論大小房企都需要以價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