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股東不認可分眾私有化價格
|
分析認為,邀約方有可能提高價格
|
|
2012-08-15 作者:記者 侯云龍/北京報道 來源:經(jīng)濟參考報
|
|
|
【字號
大
中
小】 |
分眾傳媒收到私有化邀約后,立即引起中小股東的強烈反應(yīng)。8月14日,有分眾傳媒中小股東在美國部分專業(yè)投資者網(wǎng)站撰文表示,分眾傳媒收到的私有化邀約價格低于投資者預期,如果分眾傳媒董事會接受這一價格,將對多數(shù)中小投資者利益造成損害。 美國當?shù)貢r間8月13日,分眾傳媒盤前宣布,董事會收到無約束性私有化邀約,私有化價格為每股ADS(美國托存股票)27美元,聯(lián)合邀約方為方源資本、凱雷、中信資本、CDH Investments、中國光大以及分眾傳媒創(chuàng)始人兼董事長江南春。 目前,分眾傳媒董事會尚未表態(tài)是否接受相關(guān)私有化邀約,以及邀約價格。分眾傳媒第二大股東復星國際8月14日表示,有意支持分眾傳媒私有化交易,前提是此項建議交易能實現(xiàn)復星國際股東價值。但復星國際表示,尚未就分眾傳媒私有化交易簽署任何承諾。復星國際目前持有分眾傳媒17.2%的股權(quán),為分眾傳媒第二大股東。江南春擁有公司17.9%的股權(quán),為第一大股東。 受此消息影響,分眾傳媒股價當日大漲2.07美元,收報每股(ADS)25.45美元,漲幅高達8.85%。對于這一私有化邀約及邀約價格,多數(shù)中小股東認為,這一價格低于預期,并未反映出分眾傳媒的真實價值。有部分中小股東認為,合理的私有化價格應(yīng)為每股35美元到40美元之間。 華爾街多數(shù)分析人士認為,造成中小股東不滿的主要原因,是邀約價格和分眾傳媒目前股價過于接近,盡管每股27美元的邀約價格,較分眾傳媒過去30天成交量加權(quán)平均價溢價34%,但僅比8月13日分眾傳媒收盤價格的每股25.45美元,溢價6.09%,無法使中小股東從私有化中獲得更多收益。 有中小股東指出,根據(jù)分眾傳媒第一季度財報,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分眾傳媒第一季度每股ADS完全攤薄收益為0.28美元,較去年同期的0.15美元增長了87%。如果能夠維持這一業(yè)績增長勢頭,2012年分眾傳媒的每股ADS攤薄收益,將高于2011年的每股ADS攤薄收益1.45美元水平。如果按照每股ADS攤薄收益1.45美元,以及美國市場傳媒類股票約30倍市盈率(剔除紐約時報等超高市盈率公司)估算,分眾傳媒的股價應(yīng)在每股43.5美元的水平,而目前邀約方給出的價格遠遠低于這一水平。 有分析師認為,如果多數(shù)中小股東對邀約方價格不滿,分眾傳媒董事會通過私有化邀約將面臨一定壓力。i美股分析師李妍認為,目前邀約方邀約價格溢價較低,可能會在未來提高價格。她認為,通過提高私有化價格,容易讓中小股東獲得“勝利”感,以便于私有化邀約得到通過。
|
|
凡標注來源為“經(jīng)濟參考報”或“經(jīng)濟參考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shù)字媒體產(chǎn)品,版權(quán)均屬經(jīng)濟參考報社,未經(jīng)經(jīng)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quán),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