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不惜一切代價幫助日本經濟擺脫衰退的計劃正在奏效,但可能速度還不夠快。
幾個月來日本一直在避免其他國家對安倍經濟學三大關鍵支柱之一——弱勢日元的批評。
不過隨著日本加入泛太平洋戰(zhàn)略經濟伙伴關系協議(簡稱TPP)的談判,這些可能都會發(fā)生變化。
日本政府在停止推動日元貶值所面臨的壓力已經初見端倪,福特汽車高管Steve
Biegun在華盛頓提出了措辭嚴厲的批評,指責日本實際上是在補貼出口行業(yè),違反了自由貿易精神。
而日本政府面臨的問題是,由大規(guī)模資產購買計劃推動的弱勢日元政策尚未真正開始奏效。
盡管日元兌美元已貶值約25%,但日本出口業(yè)并沒有得到相應的提振。
有分析認為這是因為全球其他地區(qū)的需求低迷所致,但德國商業(yè)銀行認為問題在于日本出口業(yè)的結構性疲軟和不斷惡化的貿易條件。
該行稱日本需要推動日元進一步走軟。
但鑒于其他國家和地區(qū)對弱勢日元的抵制不斷升溫,日本政府推行起來可能存在一定難度。
當然安倍晉三還有最后一招,即所謂的安倍經濟學的第三只箭,包括推行結構性改革提高行業(yè)的競爭力并降低他們對弱勢日元的依賴。
盡管到目前為止日元貶值對日本出口行業(yè)的支持作用還不大,但它振奮了日本民眾的精神,消費者信心也在增強。
若第三只箭能夠取得成功,將有助于減輕寬松貨幣政策以及弱勢日元政策面臨的壓力,安倍晉三也將能夠確保實現期待已久的日本經濟持續(xù)復蘇。
如若不然,那么推動日元貶值將變得至關重要,安倍經濟學將使得安倍在加強與太平洋合作伙伴的貿易關系方面難有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