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xié)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數據顯示,中國雖是全球第一大汽車生產國以及最大的汽車出口國,但這些年在美國貿易政策的圍堵下,中國對美國直接出口的汽車數量已經大大萎縮。2024年,中國出口美國的汽車僅11.6萬輛,在中國汽車總體出口數量的占比僅為1.81%。
中國汽車流通協(xié)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中國汽車出口美國占比微乎其微,尤其是自主品牌,不會受到美國加征關稅的影響。
“此次的25%汽車關稅影響并沒有超出預期?!苯汇y國際分析師陳慶指出,中國汽車出口美國的關稅雖然增加25%,但整體影響相對有限。在此次汽車關稅前,美國對中國新能源汽車關稅就已經為122.5%,燃油車關稅為47.5%。本輪加稅生效后,對電動汽車和燃油車加征的額外關稅分別提升至145%、70%。高額關稅之下,此前中國大多數自主品牌企業(yè)早已紛紛表示放棄美國市場。他認為,中國車企海外的布局會圍繞著“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東南亞和歐洲等加快本地化和供應鏈區(qū)域化。
但同時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此次關稅調整對我國整車企業(yè)影響有限,但對汽車零部件企業(yè)來說,影響較為明顯。
交銀國際援引海關總署數據,2024年中國汽車零部件出口美國的金額約為997.7億元人民幣,占所有零部件出口金額約13.5%。
“零部件關稅的增加客觀上將削弱國內汽車零部件的成本優(yōu)勢。”東興證券指出,部分零部件公司已經實現全球生產,將通過當地布局化解關稅影響;此外還可通過持續(xù)提升管理效率保持成本領先優(yōu)勢。
華泰證券指出,本輪加稅本質上是推動汽車制造業(yè)在美國設廠。中國汽車零部件廠商大方向將增加美國成分采購及直接在美國設廠,以降低加稅影響。此外,日韓德系主機廠預期在北美加大產能布局,因此提前在墨西哥或者美國進行產能布局的中國汽車零部件,更容易降低本輪加稅影響,同時更容易贏得北美的增量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