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研究,歷史寫作,目的應當是探究真相。具體來說,是研究者、寫作者主觀認定的真相。這很可能使得追求客觀性的努力,帶有更多的主觀蒙昧。這種悖謬的處境,造就了研究者與寫作者的尷尬,當然,如果將之作為一門生意來看,倒是因此產生了源源不斷的噱頭。
《歷史學人:強盜資本家?》這本文集,很有雄心。文集專題“強盜資本家?從J.P.摩根到馬云”,將美國19世紀后期的鍍金時代,跟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造富時代對照了起來。鍍金時代是個一個帶有貶義的時代詞匯,因為這個時代出現(xiàn)了與新教倫理完全不合的貪婪、欺詐和壓榨,貧富差距迅速擴大,擁有巨大財富的寡頭們要等到下一個時期才通過持續(xù)的慈善捐贈完成救贖,將美國人對他們的憎惡壓低到安全線之下。中國這幾十年來,可以用造富時代來形容,富人“在獲取財富的規(guī)模與速度上,他們與硅谷的同代人相似,但其在歷史轉變中的位置,更與‘強盜資本家’相似”。
鍍金時代,美國人對強盜資本家的憎惡,如果將之解釋為天然的仇富,是說不過去的。同樣,造富時代里邊,財富炫耀者受到的詛咒,也不來源于經濟學家簡化解釋的仇富。社會轉型期,文化價值破碎,社會高度物質化,競爭激烈,欲求兇猛,讓人們陷入焦躁與不滿,而這恰恰跟巨富者的財富積累方式存在本質聯(lián)系。人們必須想方設法抓住一切機會,而這樣的努力通常意義上是徒勞的,“這一代人幾乎都被淹沒于歷史的洪流中了”。
《強盜資本家誕生前夜》一文描述并解釋的是,建基于更多個人平等的美國,為何發(fā)育出了經濟和社會高度不平等的現(xiàn)實,以及這種現(xiàn)實的最典型標志強盜資本家。更高的效率,更低的價格,更大的貨物量,對于法律和社會的更顯著蔑視,這有助于財富形成和積累,卻注定會積蓄社會的不滿情緒!饵S金時代還是鍍金時代:資本主義及其質疑者》一文談到的是,強盜資本家通常借助了技術或商業(yè)模式上的破壞性創(chuàng)新,才得以攫取財富。文章作者顯然希望通過復述經濟學家“創(chuàng)造性破壞的最大受益者,正是最大范圍內的公眾”的觀點,來對沖社會對財富的不滿。
接下來是兩篇觀點截然相反的文章。《亞洲的“爆炸式轉型”》以亞洲各國的現(xiàn)實揭露指出,“創(chuàng)新和原創(chuàng)并不能使你走到很遠”,因為財富格局和創(chuàng)富模式很大程度上已經固化,至少在亞洲!段覀冋洑v移動商業(yè)革命:專訪牛文文》訪談中,牛文文對互聯(lián)網帶來的商業(yè)和社會層面去中心化趨勢,表達了樂觀態(tài)度,認為不但行政壟斷難以為繼,而且寡頭布局的商業(yè)壟斷也擋不住創(chuàng)新浪潮。
《重塑平等社會》一文引介并點評了《21世紀資本論》、《平等社會》兩本傳遞平等社會概念的著作。調和福利社會與原子化的個人社會,真的可能嗎?依照《21世紀資本論》的觀點,資本報酬增長率高于經濟增長率、勞務報酬增長率,這其中隱含的一個推論是,福利社會最終將被富人所拋棄!吨厮芷降壬鐣肺恼轮赋觯21世紀資本論》的一大方法缺陷在于,將人口分為對立的資本所有者和勞動所有者,忽略了多數(shù)人兼有兩種身份;《平等社會》則不免重新陷入了無法實現(xiàn)的機會平等理論。所以,前述設問的答案應該是不可能。福利社會與原子化的個人社會,更可能的是以一種悖謬方式共存下去,共同走向社會和經濟危機導致其瓦解的關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