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7-04-27 新華社記者:崔靜 劉奕湛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觀看教育宣傳片、翻閱專利文獻,在專利申請大廳詳細詢問受理程序……26日,近300名社會公眾走進國家知識產權局,親身體驗專利申請、審批的全過程,與知識產權“親密接觸”。 這是國家知識產權局自2006年以來第二次舉辦公眾開放日活動,參加者除了專利發(fā)明人、企業(yè)家外,還有律師、大專院校學生及來自全國各地的知識產權工作者。 在專利文獻館,一排排灰色鐵柜上整齊擺放著4000多萬件不同載體形式的專利文獻;科技圖書館里,3萬多冊圖書、1200余種中外科技期刊供公眾隨意翻閱;電子閱覽室內,參觀者輕點鼠標瀏覽專利信息…… “雖然每天都要與知識產權打交道,但還從沒有親身走進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原來這里有這么豐富的專業(yè)資料與專業(yè)人員,”在一家制藥公司負責專利、商標工作的代竹青得知公眾開放日的活動,不遠千里從四川成都趕到北京,“回去以后,我也可以幫助公司建立起專門的專利檢索系統(tǒng),這將對公司的業(yè)務發(fā)展提供極大便利。” 知識產權陳列館里,一幅幅歷史圖片圍繞“知識產權”“自主創(chuàng)新”“科技騰飛”三大主題,記錄了中國知識產權制度的發(fā)展歷程與取得的成就。 “舉辦公眾開放日就是希望激發(fā)公眾對知識產權關注的熱情,提高社會公眾對知識產權的認識和對知識產權工作的了解,我們愿以更加積極、開放的心態(tài),為廣大發(fā)明創(chuàng)造者服務。”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田力普說。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