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為石油開采設備在委內瑞拉的馬拉開波湖上作業(yè)。新華社/路透 | 美國《紐約時報》5日發(fā)表文章說,隨著油價回落,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正考慮減產以支撐油價。而沙特近日啟動的石油增產計劃則遭到歐佩克很多成員國的反對。
歐佩克選擇非正式減產
文章指出,國際原油價格近7周之內下跌了1/3,而且大有跌破每桶100美元心理大關的勢頭,自從3月份以來這還是第一次。盡管以歷史標準來看,油價仍然很高,但是目前價格下降的速度已使歐佩克內部開始考慮對策。 歐佩克成員國的領導人9日將在維也納召開會議。對于他們來說,如何力挽油價跌勢是個棘手問題。在目前的增產水平基礎上又減少產量,將引發(fā)普遍的反感,使該組織背上貪婪的惡名。相反,在需求增長減緩的情況下保持產量不變,又可能導致油價暴跌,就像上世紀90年代那樣。 一些分析人士認為,歐佩克可能選擇非正式減產。該組織成員國不會發(fā)表正式的減產聲明,因為那樣會導致政治難題,相反它們會暗中削減產量。 文章認為,歐佩克的另一項選擇也許是6到8周之后再度召開會議,到那時再宣布大幅度減產。在9日的維也納會議之后,歐佩克的下次會議定在12月份,可是如果油價繼續(xù)下跌,12月份再采取行動就來不及了。 一家咨詢公司發(fā)表短評說:“在即將召開的維也納會議上,歐佩克成員國的部長們辯論的焦點不是有沒有必要減少原油產量,而是什么時候減少產量!边有一些分析人士懷疑,歐佩克已在偷偷地削減產量。
每桶100美元是最低限度?
伊朗石油部長諾扎里6日說,伊朗將在即將召開的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會議上尋求使油價保持在合理水平。 伊朗新聞電視臺援引諾扎里的話說,在油價下跌的同時,石油生產成本卻在不斷上升。諾扎里此前曾表示,每桶100美元是合理油價的最低限度,并呼吁歐佩克控制成員國原油產量,以避免油價過度下跌。 伊朗是歐佩克第二大石油生產國,其國民經濟在很大程度上依賴石油出口收入。
各方對沙特增產計劃態(tài)度不一
據阿拉伯商務網站報道,沙特阿拉伯最大的國家石油公司——阿美石油公司日前宣布,該公司開始啟動Khursaniyah油田后,將使公司的石油日產能增加50萬桶,屆時沙特的總體石油日產能可達1180萬桶。 報道說,作為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中最重要的石油生產和輸出國的沙特一直受到一些大國要求其增加石油產量的壓力,以緩解過高的國際油價和難以維持的石油消費。 據悉,自2007年底以來,沙特Khursaniyah油田啟動項目一直被推遲,阿美石油公司未透露項目推遲的具體原因。 沙特的這一增產計劃受到美國的歡迎,但卻遭到歐佩克很多成員國的反對,其中包括利比亞、阿爾及利亞、伊朗和委內瑞拉等,利比亞國家石油公司主席加尼姆還表示,利比亞可能會削減其石油產量以表示對沙特增產的不滿。 歐佩克13個成員國的原油供應量占全球供應總量的40%,該組織成員國擁有剩余石油產能300萬桶,其中200萬桶為沙特擁有。沙特是全球石油生產國中持有最多剩余產能的國家。據沙特官方的統(tǒng)計數據,沙特已探明石油儲量已超過2640億桶,約占全球總儲量的1/4,為全球石油儲量最多的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