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開始,中國將下調以能源和原材料為主的33個稅目商品的進口關稅。業(yè)內人士分析稱,由于中國的大宗商品需求量大,關稅下調后進口量大于出口量的情況會更加突出,其中成品油、棉花等對外依存度較高的品種受到的影響較大。
金屬:進口窗口或打開
此次調整關稅的有色金屬原料中,與期貨市場相關的是鋅錠,其進口關稅將由3%下調至1%。按照當前的鋅價,每噸鋅錠的進口成本大約能降低400元。
據(jù)了解,2010年中國進口鋅錠32萬噸,全年國內產(chǎn)量為523萬噸,進口量占比為6%。中糧期貨金屬事業(yè)部副總經(jīng)理彭強告訴《經(jīng)濟參考報》記者,中國對鋅的直接進口量不大,需求缺口也并不高,主要是進口鋅礦,所以鋅錠關稅下調對國內鋅價并不會造成太大的沖擊。
彭強認為,由于國內價格相比國際價格偏低,金屬進口沒有什么利潤,進口窗口一直是關閉的。關稅下調2%后,鋅貿易變得有利可圖,對外貿企業(yè)的吸引力比較大,將會抑制出口、促進進口。
供需基本面上,保障房8月份或迎來開工潮,鋅的需求預期逐漸趨好,這也可能會刺激進口。不過從短期來看,由于國內外鋅價比值并不適合進口,鋅錠進口量暫時難有明顯增長。
還有分析認為,進口關稅下調將會降低跨市場套利成本,使國內鋅價與LME鋅價波動更趨于一致。
棉花:價格將受較大沖擊
關稅調整名單中,涉及多種紡織原料,其中棉混紡布的進口關稅由之前的12%調整為6%。周一,鄭州棉花期貨主力1201合約曾大挫4.98%,領跌國內商品市場。
據(jù)了解,我國棉花的對外依存度高達30%,但2010年國內棉混紡布的產(chǎn)量超過100億米,而棉混紡布的進口量不足2億米。銀河期貨分析稱,由于整體進口比例較低,下調關稅對棉混紡布進口市場的影響有限,不必過于恐慌。目前市場偏弱更多在于基本面上偏弱的行情以及對下年度棉花增產(chǎn)的預期。
生意社總編劉心田告訴《經(jīng)濟參考報》記者,相比于燃料油、金屬等其他大宗商品,關稅調整對棉花市場的影響最為明顯,因為棉花價格經(jīng)過去年以來的“瘋漲”,回調時間和力度會大一些。
宏源期貨認為,在控制通脹背景下,政府此次調低進口關稅將對國內的成品油價格、紡織原料價格造成影響,相應產(chǎn)業(yè)鏈上的企業(yè)及相關產(chǎn)品價格可能會受沖擊。本已疲弱的需求遭遇進口原料沖擊,將會明顯限制皮棉現(xiàn)貨及期貨遠月、近月合約的反彈高度。
燃料油:反彈遭到壓制
受經(jīng)濟增長令人擔憂和國際能源機構釋放原油庫存的影響,國際原油價格近期一度大幅回落。在此背景下,能源產(chǎn)品關稅下調令滬燃油反彈更顯乏力。
中期研究院分析認為,目前燃料油期貨多空相互交織:一方面國際原油在7月份幾無轉強可能,有進一步的下跌空間,國內燃料油產(chǎn)量也有所增加;另一方面,目前整個商品市場存在一定的企穩(wěn)見底跡象,而且夏季電荒也將成為能源需求的有力支撐。
從燃料油的進口來看,廣發(fā)期貨能源分析師張卉瑤告訴《經(jīng)濟參考報》記者,由于國家政策并不扶持燃料油的發(fā)展,進口價格又比較高,企業(yè)會尋找替代產(chǎn)品,像廣東有一些電廠以前使用燃料油,后來都改用天然氣。關稅調整后,進口價格每噸便宜30多元,但燃料油是按配額進口,所以進口量變化不會太大。
據(jù)了解,進口燃料油在我國燃料油市場占據(jù)重要地位。去掉保稅油所占的數(shù)額,關稅調整所惠及的進口燃料油數(shù)量約占表觀消費量的37.5%,對國內燃料油市場有著重要影響。
張卉瑤認為,現(xiàn)在國家之所以下調燃料油關稅、鼓勵進口,可能是考慮到輸入性通脹和國內資源不夠。這個政策只是一個開端,以后可能會放開配額,對民營企業(yè)原油和成品油的進口限制可能也會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