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在全國十數家文化產權交易所頭頂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即將落地。
消息人士透露,一個全國性的產權交易管理法規(guī)有望于7月下旬發(fā)出,該法規(guī)的核心精神是,進一步強調產權交易將遵循“非標準、非連續(xù)和非拆細”的基本原則。
以天津文交所為代表,部分文化產權交易所進行的藝術品份額化的公開交易,引起了國務院的注意,并著手進行風險控制。
數月前,國務院辦公廳向國資委、證監(jiān)會、文化部、商務部等部委下發(fā)了摸底稿——《國辦臨時6107號文,關于規(guī)范產權(股權)交易市場,防范控制風險的通知》。此間,國務院辦公廳多次召開研討會,探討各類產權交易所的規(guī)范問題。
看過摸底稿的人士透露,產權類交易所將從嚴審批,甚至可能考慮收回地方政府對產權交易所的審批權,一旦如此,產權交易所“誰審批,誰負責”的時代將一去不復返。
而隨著新規(guī)定的實施,產權交易和證券交易的界限將被進一步明確:產權市場開展股權交易不得將單一股東所持股權或不同股東所持股權的集合拆細、標準化后作為轉讓標的掛牌;不得提供標準化的連續(xù)交易,只能在特定投資者間協(xié)議或其他共同約定的方式轉讓;不得采取公開或變相公開方式向社會公眾發(fā)行或轉讓股票;轉讓后公司股東累計不得超過200人。
《財經》記者接觸到的業(yè)內人士認為,新規(guī)定的下發(fā),對全國的產權交易所不啻為一枚重磅炸彈,更直接決定各地文化產權交易所的生存和去留走向。
交易亂象
接近監(jiān)管層的消息人士對《財經》記者表示,份額交易被叫停后,各地文交所已無生存的空間,一個現實選擇是,成為京滬深幾大文化產權交易所的二級子公司或者代理商,這也將降低部委批準下的國資文交所進入地方政府管轄范圍內的阻力。
盡管“將被叫停”的坊間傳言不斷,天津文化藝術品交易所(下稱“天津文交所”)依然熱度不減。
7月7日起,天津文交所順利發(fā)售“荷風千秋”、“翡翠龍璧”等第三批單件藝術品,4件藝術品的發(fā)售底價總市值1.5億元。
與前兩批發(fā)售相比,此次天津文交所將每件藝術品的發(fā)行人數剛好控制在200人以內。
以“荷風千秋”為例,通過天津文交所交易系統(tǒng)發(fā)售3000萬份,其中藝術品持有人保留312萬份,發(fā)售代理商優(yōu)先認購312萬份,向投資人發(fā)售2376萬份,每個中簽號碼定額申購量12萬份,中簽號共198個。
《證券法》規(guī)定,向不特定對象發(fā)行證券或向特定對象發(fā)行證券累計超過200人的,為公開發(fā)行,必須經國務院證券監(jiān)督管理機構或者國務院授權的部門核準。
天津文交所修改申購規(guī)則,正是試圖規(guī)避《證券法》的監(jiān)管,不過經過二級市場交易環(huán)節(jié),仍無法控制人數。
“一級市場雖控制在200人內,但二級市場又可以進行連續(xù)性交易,不限制人數,等同于公開發(fā)售!币晃划a權交易規(guī)則設計人士表示。
藝術品“荷風千秋”發(fā)行,198人中簽,每人中簽千分之四,這些投資者幸運地成為類似該藝術品的原始股東,坐享二級市場的高溢價收益。
由于缺乏專業(yè)的機構投資者參與,且以往產品進入二級市場交易后,溢價明顯,因此參與的散戶眾多。
根據公告,“荷風千秋”打新的競價范圍是1.4元/份至1.61元/份。實際參與申購的5129人中,93%以最高價1.61元/份進行申購,中簽率為4.144%。
一邊是新上市藝術品的打新熱潮,一邊是已上市藝術品的無人問津,天津文交所藝術品份額在上市交易的短短六個多月的時間里,走出令人瞠目的詭異行情。
天津文交所的交易軟件顯示,上市的藝術品份額在3月份爆炒到高點之后,已連續(xù)數月暴跌。以“燕塞秋”為例,1月26日以1.2元/份價格的首發(fā)當日,換手率達到72.5%。
3月中旬因暴漲17倍曾被勒令停牌,日成交量曾高達9822萬元,每份額最高溢價至18.5元/份。進入4月份之后,日成交量迅速跌至幾萬元。一日一單即可以封死跌停,失去了開戶支持的市場逐漸沒有了成交量,呈現出“無量下跌”的局面。
“燕塞秋”等多只藝術品由于行情波動巨大,遭到特殊處理,每日漲跌幅比例被限制在1%,且特殊期限長達20個交易日,行情在處理期限內,很容易出現日日漲;蛉杖盏5默F象。
而天津文交所觸發(fā)特殊處理的交易規(guī)則異常復雜:對于連續(xù)20個交易日內累計6個交易日收盤價均達到日價格漲幅限制且當日收盤價較T-20日收盤價漲幅達到或超過30%的份額均進行特殊處理。
在流動性過剩的宏觀背景下,藝術品得以爆炒并不出意料。3月12日天津文交所宣布暫停開戶之前,開戶數已達5萬余,各地其他文交所不及其十分之一。
7月1日,天津文交所重開了暫停三個半月的開戶申請,并將開戶門檻自50萬元提高至100萬元。相比半年前首批藝術品發(fā)售時5萬元起的開戶標準,增長了20倍的開戶門檻,對場內藝術品份額交易的流動性更是雪上加霜,“無人接盤”已成為擺在文交所投資者面前的現實。
天津文交所5月份月報披露,流通藝術品共計10只,流通總量6400萬份額,流通總市值3.54億元,月度總成交額1.38億元,其中“燕塞秋”流通總市值4370萬元,月成交量僅8.87萬元。5月份10只藝術品跌幅均超過20%。
某位早期介入,資產已翻數倍的文交所投資者對《財經》記者表示,正在籌集1000萬元資金準備控制一只新上市標的的藝術品股票。
實際上,天津文交所的交易規(guī)則亦是朝令夕改,屢次變化。自1月份發(fā)售藝術品以來,由于市場行情幾近失控,文交所應接不暇,不得不多次修改交易規(guī)則。而天津市政府自3月份起,召集全國各地相關專家,召開27次論證會,意圖防范文交所的交易風險。
天津文交所的一位人士說,論證的過程,也是交易規(guī)則不斷修改的過程。
“天津文交所的申購規(guī)則、漲跌幅制度、產品選擇、資產包設計等,處處都不完善!
一位產權界的資深人士對《財經》記者表示,天津文交所的制度設置簡單復制股市,并沒有考慮藝術品自身的特點,企業(yè)股票與其收益率掛鉤,藝術品自身并不產生現金流,僅可以分享未來收益,而且必須整體退出,這些是在制度建設時未曾考慮到的。
危險游戲
將藝術品拆分份額化,并上市交易的做法,目前在全國多家文交所已進行效仿,但發(fā)端于天津文交所。
天津文交所的上述創(chuàng)新,正是自恃于濱海新區(qū)的特殊創(chuàng)新政策。
在天津文交所網站,將《國務院推進天津濱海新區(qū)開發(fā)開放有關問題的意見》掛在顯要位置上:“鼓勵天津濱海新區(qū)進行金融改革和創(chuàng)新。在金融企業(yè)、金融業(yè)務、金融市場和金融開放等方面的重大改革,原則上可安排在天津濱海新區(qū)先行先試!
天津文交所發(fā)售藝術品份額,最早的一只產品,發(fā)自于今年1月,模式類同于股票上市。
藝術品持有人持有一件藝術品,由藝術品評估機構確真和評估,并按照評估價拆分成所謂的若干標準份額,由發(fā)售代理商發(fā)售。
發(fā)售代理商向文交所提交上市審核申請,在文交所藝術品上市審核委員會審核批準之后,在文交所網站上刊登藝術品發(fā)售公告,并在一定時間內進行網上競價發(fā)售。
其中,持有人和發(fā)售代理商持有不低于5%的份額,其余向投資者公開發(fā)售。各地投資人可以通過文交所的藝術品份額交易客戶端,繳納申購款進行打新。
這其中,有幾個環(huán)節(jié)容易產生重大問題。藝術品持有人身份允許被保密,無法避免利益輸送出現的可能性。
在股票承銷中,投行是重要的中介角色之一。在天津文交所的交易規(guī)則中,“發(fā)售代理商”亦負責編制與份額發(fā)售上市有關的文件和資料、辦理申請,并對未售出份額進行包銷。
截至第三批藝術品發(fā)售,天津文交所的代理商僅三家,分別為天津華贊文化藝術品投資公司、深圳市蒸蒸日上文化藝術投資中心(有限合伙)和天津中睿信投資有限公司。
工商登記資料顯示,天津華贊文化藝術品投資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5月25日,注冊資本3000萬元,其中大股東張斌占90%,法定負責人何常棣出資10%。成立之時,正是天津文交所前期籌備告一段落,準備尋找藝術品之時。
據21世紀經濟報道,張斌另一身份是天津市華馳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與天津文交所董事長陳玉是多年好友。
天津華贊市場部經理在接受央視采訪時表示,2010年9月成為天津文交所代理,此前并無藝術品代理經驗。
另外兩家承銷7月份第三批藝術品的代理商都是在4月份才剛剛成立的,顯然也是伴隨天津文交所的創(chuàng)新業(yè)務而生。
“選擇代理商根本沒有規(guī)則,所有的規(guī)則都是虛的,拒絕我們的理由就是‘沒有理由’!币晃换ㄙM數月時間提交代理商申請而未果的專業(yè)藝術品拍賣公司人員對《財經》記者表示,天津文交所明確告知,其規(guī)則是先選好要上市的藝術品,再尋找代理商。“這好比證券交易所已經確定了要上市的企業(yè),再去找券商做承銷和盡職調查一樣,完全是有悖常理的!
對藝術品的確真和評估定價,是交易中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天津文交所旗下的上市藝術品均是通過北京皇城藝術品交易中心和中華民間藏品鑒定委員會天津分會進行評估。
一位藝術品拍賣界的人士對《財經》記者表示,藝術品評估機構眾多,各有所長,且藝術品定價不確定性很大,因此,不經過市場檢驗,很難衡量其評估的準確性。因為評估傭金按評估價比例收取,不排除被刻意高評的可能。如果在評估環(huán)節(jié)被刻意提高價格,實際上,投資者在一級市場拿到的價值,已經虛高了。
然而,現實情況是,由于這是一個全新的投資產品,瘋狂的投資者們將份額的價值推高數倍或數十倍,由于貨幣寬松,本已虛高的藝術品,已遠遠背離其應有的價值。
但狂熱之后,交易量極度萎縮,擊鼓傳花中,那些最后的接棒者,可能承受巨大的損失。
“在藝術品權屬不明的現狀下,藝術品份額發(fā)售先天不足!币晃粎⑴c文交所制度設計的資深人士表示,完善的藝術品份額發(fā)售中,必須的中介機構包括:確權機構、確真機構、估價機構、保險、再保險、合格的托管機構、培訓機構、從業(yè)資格執(zhí)照派發(fā)機構、有機構參與的有流動性的市場、評級機構、做市商、保薦人等等。
一位藝術品產權交易界資深人士對《財經》記者表示,藝術品份額化交易未必是壞事,五年前份額化交易的構思已經寫成方案上報中央,得到了“加緊研究”的批示。
他認為,目前在市場基礎不牢、中介發(fā)展不完善的情況下強行啟動,如同飛機在簡易跑道上起飛,是否能安全著陸是未知數。
目前,關于藝術品份額化交易是否是資產證券化形式,也存在爭議。多位產權交易所的人士認為,藝術品作為物,其物權可以進行分割、標準化交易,雖然和證券化交易相同,但不能等同于證券化。
不過,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劉紀鵬認為,藝術品份額化交易,實際上已經具備了證券化的特征,應該給予叫停。
蜂擁而起
“天津文交所雖有風險控制的要求,但并沒有進入實際操作。”一位接近天津文交所的人士表示。
天津文交所在規(guī)則和市場機制尚不完善的情況下倉促上馬,標的物自評估到發(fā)售成功、上市、交易的信息披露和參與角色的專業(yè)程度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廣遭詬病。
資料顯示,天津文交所的股東實力平平。兩家主要股東為民營投資公司,雖然注冊資本為1.35億元,但實收資本為4720萬元。兩家民營公司在成立數年間都無業(yè)務展開。房地產商陳玉,是天津文交所的實際控制人。
然而,天津文交所的份額交易并不是個案。
除天津文交所外,作為民營企業(yè)的鄭州文化產權交易所和湖南文化產權交易所在文交所金融創(chuàng)新潮中也起到了先鋒的作用。
在河南省政府金融服務辦公室的批準下成立的鄭州文化產權交易所,4月發(fā)售首批份額藝術品便開局不利。2011年4月26日,國家文物局因鄭州文交所涉嫌違法銷售《王鐸詩稿》、《全遼圖》等文物,展開調查。
而湖南文化產權交易所是在湖南省文化廳批示下,于3月31日注冊成立,其時對天津文交所的批評聲正風起云涌。湖南文交所將陶藝、湘繡等二三線藝術家的區(qū)域性藝術作品包裝成資產包,作價數千萬元。
一位關心文交所信息的業(yè)內人士表示,這些近現代藝術家尚未在拍賣市場驗證其價值的合理性,明知國家政策在即,還頂風高價發(fā)售給投資者,風險極大。
“湖南文化產權交易所的開戶甚至無需投資者親自到場,還出現過發(fā)售前一天臨時更改交易所銀行賬號的情況!币晃缓衔慕凰耐顿Y者表示,湖南文交所藝術品持有人和代理商不持有任何藝術品份額,全部發(fā)售給投資者,沒有做市商制度和平抑價格的功能。
單在北京,除了正在籌備的中國北京文化產權交易所已獲中宣部和文化部批準,正在等待國務院批文外,還有漢唐藝術品交易所和九歌藝術品交易所兩家民營企業(yè)。
漢唐藝術品交易所有限公司,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區(qū)八大處高科技園區(qū)兩間不足60平方米的辦公室內,其法定代表人鄭惠文亦是設在天津濱海新區(qū)的明莊酒交易所的執(zhí)行董事,正在申請以證券化的模式交易期酒!百Y產證券化”的交易所已成產業(yè)鏈。
而深諳政策邊界的國有背景文化交易所,在這場文交所亂象中也慘遭連累。深圳聯(lián)合交易所副總裁、深圳前海金融資產交易所董事長建東對《財經》記者介紹道,深圳、上海、成都等國有背景的文交所都是私募發(fā)行,嚴守200人紅線并撮合成交,不涉及二級市場和連續(xù)性交易,不應該被一起限制。
據2011中國藝術品收藏與投資高峰論壇”組委會監(jiān)測統(tǒng)計,截至2011年6月30日,國內已陸續(xù)開業(yè)的文化產權交易所(含藝術品交易平臺)已達18家,而正在籌備的文交所有6家,總數已達24家。
其中除上海、深圳、北京和成都四家隸屬國有并取得相關部委的批示之外,其余文化產權交易所為民營企業(yè),未有相關部委批示,僅在地方政府批示下取得工商登記,不具有牌照。
管控創(chuàng)新風險
多年來,國家各部委從未明確表示產權交易市場是資本市場的一部分。從行政職能劃分,產權交易市場是唯一一個地方政府可以設立并主導的金融平臺,對地方經濟發(fā)展利莫大焉。
以天津文交所為代表,各地文交所的創(chuàng)新,卻在活躍地方金融市場的旗號下,變成少數人中飽私囊的工具,擾亂市場秩序,使得監(jiān)管層規(guī)范產權交易市場成為必然。
此次對交易所的整頓,在我國產權交易所的歷史上并非第一次。
成都紅廟子街,因康熙年間在此修建的一座圍墻皆涂紅色的寺庵而得名,全長60米,寬不過七八米。上世紀90年代初這里因為民間自發(fā)形成的“一級半”股票交易市場而聲名大噪。
1997年國務院下發(fā)清理場外非法股票交易方案,像成都紅廟子、山東淄博自動報價系統(tǒng)等涉及拆細交易和股權交易的產權交易所被明令關閉。
產權交易市場是我國特有的經濟現象。2000年后,隨著國家推動高新技術產業(yè)發(fā)展和規(guī)范國有資產轉讓,產權交易市場又重新興盛。
一份來自證券監(jiān)管部門的調查報告認為,產權交易市場存在其合理空間,為國有資產的合理流動與退出提供了平臺,對于遏制國有資產轉讓中的暗箱操作和腐敗行為發(fā)揮了積極作用;滿足了非上市公司的股權或股份的轉讓要求。也對高新技術企業(yè)和中小民營企業(yè)的發(fā)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但其中也提到,近兩年,各地產權交易市場創(chuàng)新交易品種不斷,相繼開展文化藝術品份額、碳排放權和金融資產等交易,還擬推出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和金融衍生品。
相對公司股份,這些交易標的欠缺專門法律制度的規(guī)范,更多依賴一般性民商法律制度和當事人的自主約定,更不適于公眾投資者參與;定價原則也更為模糊,如文化藝術品的定價取決于少數專家的評估,價格不確定性和波動性也更大,一般公眾投資者很難依據公開信息予以定價。
截至目前,據不完全統(tǒng)計,全國各類產權交易機構超過270家,2008年,76家主要產權交易市場的交易量達到4418億元,其中京津滬渝四家從事央企國有產權交易的機構,交易量約占全國產權交易市場總規(guī)模的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