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以親民路線示人的銀行理財,正變得越來越高端化。不僅股份制銀行和外資行在重點耕耘中高端市場,國有商業(yè)銀行也開始加入到這一陣營。分析人士指出,雖然銀行對于普通客戶仍將“不離不棄”,但未來中高端銀行理財市場的競爭將日趨激烈。
盡管沒有去年那么火爆,但銀行理財產品依然是普通投資者在今年進行資產配置的重點投向之一。根據普益財富的統(tǒng)計,截至5月30日,今年各類銀行機構共發(fā)行人民幣理財產品9172款。其中,產品發(fā)行的三大主力軍依然是股份制銀行、國有商業(yè)銀行和城商行,其產品數量占產品總數量的比例分別為38.38%、27.75%和26.31%。
雖然“三足鼎立”,但從產品的投資起點來看,今年面向中高端客戶發(fā)售的產品數量正在快速上升。統(tǒng)計顯示,股份制銀行和外資銀行發(fā)行的面向中高端市場的理財產品數量超過其發(fā)行產品總量的一半,1-5月股份制銀行發(fā)行的投資起點為10萬元(含)以上的產品占其發(fā)行產品總量的比例為51.14%,外資銀行發(fā)行的投資起點為10萬元(含)以上的產品占比為75.23%,較2011年增長5.49個百分點。同時,國有商業(yè)銀行也開始對這一市場“虎視眈眈”,并逐步加大對中高端市場的爭奪,1-5月份其發(fā)行的投資起點為10萬元(含)以上的產品占比為46.02%,較2011年上升了3.71個百分點。
普益財富研究員吳濘江告訴記者,目前在銀行理財中高端市場競爭的三大主體是股份制銀行、國有商業(yè)銀行和外資銀行。其中,國有商業(yè)銀行現(xiàn)階段發(fā)行面向中端市場的產品占比較高,而股份制銀行在立足中端市場的同時,積極向高端市場拓展,外資銀行則是主要鎖定高端市場。相比較而言,股份制銀行面臨的市場競爭最為激烈,分別在中端和高端市場中與國有商業(yè)銀行和外資銀行展開競爭。而國有商業(yè)銀行和外資銀行因在目標客戶群體定位上的不同,兩者在理財市場的正面沖突還不是那么激烈!暗S著各家銀行拓展這一市場的進度不斷深化,相信未來中高端銀行理財市場的競爭將越來越激烈!
一方面充滿了開拓中高端市場的雄心壯志,另一方面,銀行也不愿意放棄已有的普通客戶群體。吳濘江表示,“尤其是中資銀行不會輕易放棄普通客戶市場。”他指出,作為擁有大量客戶資源和基礎的中資銀行,普通客戶也是不容忽視的客戶群體,雖然他們單個的個體財富量小,而整個群體的財富總量卻是巨大的,而且理財需求同樣旺盛。從中資銀行的理財產品發(fā)行構成來看,投資起點在5萬(含)到10萬之間的面向普通客戶的產品在其發(fā)行的產品總量中占比仍然最大。其中國有商業(yè)銀行該類產品的占比為53.98%,股份制銀行該類產品占比為48.86%;而開展理財業(yè)務相對較晚的城商行、農商行和農信社發(fā)行的主要產品即為投資起點在5萬元(含)到10萬元之間的產品,產品占比分別為73.63%、70.06%和9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