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英文為Pearl,源于拉丁語Pemnla,意思是“海之驕子”,是一種名貴的有機寶石,因其柔美的光澤,珠圓玉潤的形態(tài),經(jīng)典百搭的屬性而被稱為“寶石皇后”,一直得到人們的珍愛。
每個女人的一生中都應(yīng)該有那么一件優(yōu)雅迷人的珍珠飾品,以匹配光鮮亮麗的靈魂,在某個暗夜,某個街角的咖啡店,在某個飄雪的午后,某個明亮的櫥窗前,在某些回眸的瞬間,仿佛青春之于時光,珍珠是優(yōu)雅女人的絕佳之選。
赫本在電影《蒂凡尼的早餐》中穿著一件極簡小黑裙,啃著三明治和速溶咖啡在珠寶店的櫥窗前張望,卻絲毫不顯得窘迫和廉價,那件三鏈式鉆石珍珠項鏈可謂功不可沒,這一幕甚至成為了電影史上的傳奇,人們好像忘記了她在這部片子里飾演的不過是一位經(jīng)濟狀況糟糕的落魄交際花。
維米爾的世界名畫《戴珍珠耳環(huán)的少女》,后來被翻拍成了電影,當斯嘉麗·約翰遜扮演的女仆葛麗葉佩戴上明亮的珍珠耳環(huán)回眸一笑的瞬間,沒有誰會懷疑畫家的怦然心動有什么不妥,換了誰會不動心呢?其實小說中,維米爾已有妻子,這充其量算是段見不得光的主仆奸情,可是人們就是愿意相信這一刻的砰然是美好的。所以,美就是這么不可理喻,珍珠可以讓廉價變得高級,讓落魄變得優(yōu)雅,讓魅惑變得純真,讓腐朽變得神奇。是不是覺得沒有一件都說不過去?
那么如何挑選一件上好的珍珠飾品呢,有幾個要點是有必要知道的。
首先根據(jù)成因和水域,珍珠劃分為天然珍珠和養(yǎng)殖珍珠,天然珍珠較為稀少且昂貴,所以市面上用來做飾品的珍珠一般為養(yǎng)殖珍珠。養(yǎng)殖珍珠又分日本珍珠、淡水珍珠、南洋珍珠、大溪地珍珠幾個大類,其中南洋珠和大溪地珍珠顆粒較大,產(chǎn)量少單價貴;日本珍珠更具水潤透感,產(chǎn)量也較大,適合做項鏈類飾品。具體到同類型的珍珠如何挑選,主要從下幾點:
1、看光澤
水潤透亮的光澤是珍珠美感的主要來源,因此光澤越好的珍珠也越貴。挑選珍珠時,將珍珠放在潔白的軟布上,迎著光線看,可以看到類似于彩虹的七彩光芒,層次豐富,反射光澤強烈的為佳。
2、看形狀
俗話說珠圓玉潤,“一分圓一分錢”,是形容珍珠越圓就越值錢,也越有收藏價值。大顆粒、精圓的珍珠最為稀有珍貴,扁圓,橢圓的珍珠項鏈都比較便宜,近圓的稍微次點,正圓的最為難得。
3、看光潔度
并不是每顆珍珠表面都那么光滑圓潤,一般都會有些螺紋,斑,印,坑,點等瑕疵,瑕疵越少越珍貴,但是完美無暇的珠子畢竟是少數(shù),而且價格高昂,非一般消費品。所以一般在0.5米遠處看不到瑕疵的就算達標品。
4、看大小
所謂“七分為珠,八分為寶”,一般6毫米以下的珍珠不被列入珠寶級珍珠的范疇,7-9毫米為消費者所普遍喜愛,10毫米的珍珠已經(jīng)難得,11毫米以上的則只有南洋珍珠和黑珍珠了。顆粒越大,數(shù)量越少,價格也越高。
5、看顏色
珍珠的顏色和種類是相關(guān)的,淡水珍珠天然的顏色常見于白色,粉色和紫色。而海水珍珠常見于白色,灰色,金色。還有大溪地黑珍珠,常見色有黑色和孔雀綠,較為少見,價格也相對高昂。
6、看設(shè)計
珍珠飾品不僅要選用上好的珠子,而且要由好的設(shè)計師將這些珠子恰到好處的設(shè)計串聯(lián)在一起,可以與金、銀、玉、鉆石等寶石和貴金屬搭配鑲嵌,好的設(shè)計不僅可以錦上添花,更能將珍珠本身的美發(fā)揮到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