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國企全面深化改革的風口,國有銀行的改革近期再成市場熱點。
針對市場有關“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傳聞,盡管交通銀行日前公告稱,無重大進展事項需披露,但這并不妨礙資本市場把交行看作“國有銀行改革第一股”,其股價最近幾個交易日出現(xiàn)三個漲停。
有交行內部人士告訴記者,由于改革方案是遞交給國務院的,因此具體什么時候宣布批準還有一些不確定性。另有知情人士透露,中國銀行是第二家遞交改革方案的國有銀行。
交行首席經(jīng)濟學家連平告訴記者,即便對于交行這種股權結構混合程度、多元化程度較高的國有大型商業(yè)銀行來說,在股權結構上也還有改革的空間,比如交行并沒有民營的資本。
7個交易日迎三漲停
6月1日,受相關消息刺激,交行A股當天即以漲停收盤,銀行股板塊聞風而動。6月4日,交行繼續(xù)封死漲停。當天,交行發(fā)布公告稱,“公司注意到媒體報道"混合所有制"的有關情況。目前,公司仍在積極研究,穩(wěn)步推進有關工作,未有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
不過,這并沒有影響投資者追捧的熱情。6月6日,交行再度強勢漲停。據(jù)記者計算,僅6月前7個交易日,交行A股股價一度上漲至9.7元,漲幅近50%。
對于交行改革的具體進程,多位接受記者采訪的知情人士表示,方案已經(jīng)遞交給國務院,獲批應該是大概率事件。
不過,前述交行內部人士告訴記者,由于方案是遞交給國務院,因此具體什么時候宣布批準還有一些不確定性,選擇什么樣的時間窗口也不是由銀行和市場說了算。另有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緊接著交行,中國銀行是第二家遞交改革方案的國有銀行,但方案審批進程目前尚不清楚。
昨日(6月10日),交行A股下跌2.45%,收盤報9.17元。
事實上,交行成為國有銀行改革概念第一股要追溯到去年上半年。當時,交行董事長牛錫明在“2014中國經(jīng)濟論壇”上就此做出詳細論述。彼時,牛錫明提出深化銀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應堅持幾項原則與思路,包括堅持國有控股地位、深化公司治理機制以及更好地發(fā)揮董事會作用,形成董事會與管理層相對獨立運作。
與此同時,交行也早已推出各項舉措為此項改革做準備。去年初,交行提出事業(yè)部制改革,似乎向外界透露出改革方面的意愿。2014年5月14日,交行又公告稱,13位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分別于2014年5月13日和14日以自有資金從二級市場購入公司A股股票,合計56.31萬股,耗資約200多萬元。
此舉一度引發(fā)市場高度關注,這也是國內上市銀行高管首次集體從二級市場自費購買公司股票。
從交行自身經(jīng)營情況來看,也確實有改革的需求。2013年,交行實現(xiàn)凈利潤同比增長6.73%,在五大銀行中首家盈利增速跌入個位數(shù)。進入2014年,交行凈利增長下滑至5.7%。截至今年3月,交行一季度盈利增長1.5%。
國有控股基本架構不會改變
公開資料顯示,交行第一大股東財政部持股比例為26.53%,境外資本合計持股38.79%,其中第二、三大股東香港中央結算(代理人)有限公司、香港上海匯豐有限公司分別持股20.09%和18.7%;第四大股東全國社;鹄硎聲止4.42%。
牛錫明曾公開表示,交行作為上市銀行,在股權結構上已均衡化與多元化,具有混合所有制經(jīng)濟特征,下一步將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不會造成國有資產(chǎn)流失。保留外資銀行股份則有利于商業(yè)銀行的對外開放水平。
不少專家及業(yè)內人士認為,我國商業(yè)銀行在股權結構上有其名,無其實,離充分市場化、商業(yè)化的現(xiàn)代商業(yè)銀行運行機制尚有較大差距。
那么,大型國有商業(yè)銀行的改革究竟該怎么改?牛錫明今年3月公開表示,國家控股基本架構不會做“大”的改變,內部股權結構會有所變化。
連平告訴記者,交行的股權結構也不是沒有改革的空間,比如交行沒有民營資本,沒有大型民企進入,而國有四大行也有股權結構改革的空間。從外資來看,2003年、2004年那一輪改革之后,國有四大行引進外資,但現(xiàn)在基本都沒有了,而且也沒有民營資本進入。
除了股權結構方面的改革,連平認為,另一方面很重要的改革涉及公司治理方面,包括董事會運行機制的完善,經(jīng)營管理層如何更好地承擔責任,與董事會之間的關系更好地區(qū)分,以各司其職!按送猓有用人機制、薪酬機制的改革,這些都是這輪改革中需要推進的內容,也確實存在改革的空間。”連平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