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人妻精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观看,男女一边摸一边做爽爽的免费阅读

公車改革的“方向盤”上應站滿公眾
2010-11-23   作者:丁寅  來源:人民網
 
【字號
  近日有消息稱,國家發(fā)改委已啟動中央國家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的調研工作,廳局級以下官員專車或全部取消,只有公務用車。22日,《國際金融報》記者從國家發(fā)改委了解到,近日媒體的報道是引用了今年兩會期間政協(xié)委員關于公車改革的提案,國家發(fā)改委此前只是對相關提案進行了回應,并沒有新的文件出臺。
  國家發(fā)改委新聞處處長文步高表示,目前國家發(fā)改委經濟體制綜合改革司正在起草一份關于公務車改革的聲明,近日將對外公布,但他拒絕透露具體細節(jié)。
  一年消耗2000億元,三分之二被私用,“車輪上的腐敗”現(xiàn)在備受詬病。全國各地也在爭議中頻頻試水公車改革,但大多以失敗告終。改革、受挫,再改革、再受挫的怪圈,已成為這一領域一道繞不過去的難題。
  這其中的癥結就在于,這一改革是針對政府機關和公務員群體的,方案的制訂和實施卻都掌握在他們手中,一個針對自身的改革,很難做到完全摒棄群體的既得利益。而支付公車使用成本的納稅人,卻沒有任何話語權。這樣的“改革”當然難以做到公平公正,而改革的目的,也常常迷失在現(xiàn)實的泥濘里。
  縱觀目前各地推行的一些公車改革,多以貨幣化形式進行,也就是給公務員發(fā)放高額交通補貼,一些處級干部甚至每月補貼高達3000元,因此被質疑為金錢瓜分盛宴。而在各地總結成績,亮出節(jié)省開支時,少有詳細列表,僅是今年公車消費總數(shù)對比去年的總數(shù)。這其中,忽略了一個最關鍵數(shù)據的去向:公車消耗中的三分之二不合理支出。改革本應該先把這三分之二水分擠出來,然后再比較改革前后的費用支出是否有節(jié)省。而目前各地的算法,是先承認了這三分之二的合法化,再將這部分不合理消耗轉付給個人,于是,交通補貼成了公務員眾多福利中的又一新品種。如此改革,怎么能讓公眾滿意和認可。
  其實,公車改革,并不僅僅是節(jié)省財政開支。因為公車浪費的實質,不是個簡單的經濟問題,而是個權力問題,權力濫用在前,資金浪費在后。所以,改革首要解決的,是規(guī)范和約束官員手中一些不合理的權力。而對權力的制約,顯然離不開公眾的參與。對比目前各地的公車改革,多以相關部門紅頭文件的形式進行,改革的決策者中,有政府官員,有專家學者,卻唯獨少了公車背后法理意義上的主人——社會公眾。就像一個再好的理發(fā)師也需要別人來給他理發(fā),一個再好的醫(yī)生也不可能給自己動手術,現(xiàn)在各地的公車改革方案卻成了“自我游戲”,車改補貼發(fā)放標準更成了“自我分食游戲”。本應制約權力的公車改革,只依靠權力自身推進,那效果可想而知。
  看看國外對公務車管理的經驗。瑞典用電腦幫忙遏制公車私用,車載的“公務”、“私車”按鈕,必須按下一個汽車才能啟動;博茨瓦納的公務車車牌為“紅底白字”,以與民用車區(qū)分,使用的是另類粉紅色汽油,休息日提供這種汽油的加油站都休息,公務車無法加油,連總統(tǒng)也不例外;韓國首都首爾就4輛“官車”,市長一輛,三位副市長各一輛,在完成一天公務后,“官車”必須返回市政府并登記就位。相比現(xiàn)在一些地方推行的紛繁復雜的貨幣化車改方案,這些政策是不是簡單易行得多,而這些政策的方向無一不是以制約權力來減少公車的使用,并最大程度發(fā)揮民眾的監(jiān)督和參與功能。正因此,意大利錫耶納市市長布贊卡,因為用公車到碼頭接了一趟妻子,而被判刑半年。
  公車改革勢在必行,也是民心所向。但改革不能僅是官智的孤軍奮戰(zhàn),而應該是與民意民智的良性互動。唯有改革的“方向盤”上站滿了公眾,改革才能獲得最大的推動力,也才能真正達到目的。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shù)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fā)表使用。
 
相關新聞:
· 北京公車改革十年原地踏步 2010-11-22
· 瞄準公車市場 吉利版沃爾沃想取代誰? 2010-03-30
· 公車改革之困亦即體制改革的瓶頸 2010-03-11
· “每周換一個輪胎”的公車腐敗何時休 2010-03-08
· 民眾熱盼公車改革 人大應該有所作為 2010-03-05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xiàn)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zhàn)白熱化
·[思想]黃祖斌:中國銀行業(yè)的利差低于國際同業(yè)·[思想]財經洞察:“氣荒”瀕臨 何以解憂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lián)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