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人妻精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观看,男女一边摸一边做爽爽的免费阅读

消除無效GDP有助抗通脹
2011-05-23   作者:陳東海(東航國際金融公司)  來源:證券時報
 
【字號

  引起中國通貨膨脹公認的主因有兩個:一是外匯占款;二是貨幣超發(fā)。事實上,還有一個重大原因是無效GDP,這是推升通脹的“第三只手”。而這一點,道理雖然簡單,但是卻不一定被人重視。要解決中國的通貨膨脹,除了要解決貿易順差和外匯儲備過高引起的外匯占款畸高而導致的通貨膨脹,和以投資大干快上而導致的貨幣超發(fā)與需求過旺導致的通貨膨脹以外,也要解決那些因為GDP崇拜癥而引起的大量無效和消失的GDP所導致的通貨膨脹的問題。

  推升通脹還有第三只手

  對于當前中國的通貨膨脹,公認的主因有兩個:第一個是由于貿易順差引起的物質財富凈出口、海外信用貨幣進入,以及為了對沖這些海外貨幣而大量投放的外匯占款,從而推升的通貨膨脹;第二個原因是為了支撐各類投資項目而超發(fā)的貨幣,尤其是2008年以來出臺的4萬億投資以及各部門、各地方追加的一些大項目。
  要快速降低當前的高通貨膨脹水平,就必須從造成通貨膨脹的這兩大主因著手。第一要適當進行本幣的升值,以抑制順差和外匯儲備繼續(xù)向危險水平積累的趨勢,同時對于本幣升值,可以降低原油、鐵礦石、化肥等基礎原材料的價格,從而降低物流成本和生產者物價指數(shù),進而降低終端消費品的價格。第二個關鍵是,危機中出臺的財政刺激措施要盡快退出。如果在這二個方向上切實著力,高通貨膨脹率是有望緩和的。
  但是,造成中國通貨膨脹的因素,并非僅此二大主因,還有一個重大的原因,就是無效的國內生產總值(GDP)也是造成中國較高通貨膨脹的一個重要原因。這是推升通脹的“第三只手”。而這一點,道理雖然簡單,但是卻不一定被人重視。

  無效GDP耗費財富

  GDP是一定時期的一個國家或者地區(qū)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價值。因此說,GDP是一個流量的概念,雖然物質財富的存量要通過GDP的流量來積累,但是如果GDP是無效的甚至是對于存量有害的,那么必然造成社會真實財富的喪失。而存量物質財富的喪失,如果沒有對應的貨幣同步銷毀的話,就會直接成為推動通貨膨脹上升的潛在因素。
  不少年來,許多地方和部門養(yǎng)成了以GDP崇拜為思維和行為模式的習慣,熱衷于GDP數(shù)字的躥升,所以大搞新項目、大項目,熱衷于圈地、造樓,滿足于GDP數(shù)字的大躍進。有的地方,大搞各種園區(qū),而不管這些園區(qū)是否能引來有持續(xù)性效益、環(huán)境保護合格的產業(yè);有的搞面子工程,搞各種形式的大廣場、大消閑中心之類的,而不管有多少人在這里游覽和放松身心。有的強行搞大工程,結果大工程投入使用后卻不能發(fā)揮作用產生效益。這些行為,雖然創(chuàng)造了靚麗的GDP數(shù)據(jù),但是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卻沒有創(chuàng)造出相應的符合社會和人們需要的物質財富,這就形成了無效的GDP。而由于創(chuàng)造這些無效GDP,需要投放大量的貨幣,以及消耗大量的物質財富,卻沒有形成符合社會需要的新物質財富,因此造成物質浪費、貨幣超出物質需要,形成了一種造成物價上漲的壓力因素。
  更有甚者,以破壞性的方式來創(chuàng)造GDP,給予通貨膨脹造成更大的壓力。不少地方對于樓房、道路等建筑,是拆了建、建了拆、拆了再建,反復折騰都是為了GDP。有的是老的道路還適合人們用,但是卻求快求大,另外再建新的,老線因此棄之不用而荒廢等等。這種方式造出的GDP,是以過去的GDP也就是物質存量的消失為代價的,雖然GDP增加了,但是社會財富可能并沒有增加。但是這種新造出來的GDP,卻對應了大量的新的貨幣投放,同時過去的存量GDP對應的貨幣量并不一定全部銷毀,因此造成流通中的貨幣量超過實際的物質財富,造成通貨膨脹的隱患。

  必須放棄GDP崇拜癥

  這種以無效甚至是消失的GDP為代價創(chuàng)造出來的GDP,造成了物價上漲的潛在因素和隱患,最終會成為推動物價上漲的重要力量。多年來,這個問題在中國是比較嚴重的。這種因素,已經無疑是中國目前較高通貨膨脹的重要推手之一。所以,要解決中國的通貨膨脹,除了要解決貿易順差和外匯儲備過高引起的外匯占款畸高而導致的通貨膨脹,和以投資大干快上而導致的貨幣超發(fā)與需求過旺導致的通貨膨脹以外,也要解決那些因為GDP崇拜癥而引起的大量無效和消失的GDP所導致的通貨膨脹的問題。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放棄GDP崇拜癥,不搞政績工程和面子工程,以市場和社會、人民的選擇為導向,讓GDP的形成符合真實的需要。只有這樣,才會解決無效和消失的GDP問題,消除制造通貨膨脹的另一個潛在的因素。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shù)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fā)表使用。
 
相關新聞:
· 北大報告:中國面臨通脹和增長乏力雙重風險 2011-05-23
· 通脹的真實原因在哪里? 2011-05-23
· 通脹新變化 房租成推手 2011-05-20
· 銀河基金索峰:通脹對債市沖擊“已近尾聲” 2011-05-20
· 中國經濟:通脹加劇和經濟放緩并行 2011-05-20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xiàn)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zhàn)白熱化
·[思想]魯政委:資本項下全開放時機未到·[思想]厲以寧:怎樣看待用工成本上升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lián)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