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白卷英雄”,今天的“財富英雄”。張鐵生的嬗變,恰似一面鏡子,映射出時代的斑駁陸離。 近日,證監(jiān)會網(wǎng)站公布遼寧禾豐牧業(yè)的招股書!鞍拙碛⑿邸睆堣F生演繹投資神話的故事也因此浮出水面。招股書披露,張鐵生是公司的7名發(fā)起人之一,持有3224萬股。如禾豐牧業(yè)順利上市,張鐵生所持股份價值或將超過3億。 消息甫出,即引發(fā)了輿情的熱烈反響,據(jù)中國上市公司輿情中心觀察,對于這位昔日“白卷英雄”的華麗轉身,人們大體上抱著一種寬容的心態(tài),這令人感覺到社會的成熟和進步。 斗轉星移,滄海桑田,個人命運的改變固然是時代變遷使然,但張鐵生這個范本還是能夠引起不少唏噓,至少,筆者就產生了如下幾層斷想: 斷想一,資本市場確實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在這里,產生了多少財富神話。從楊百萬的孤獨領舞,到創(chuàng)業(yè)板的造富運動;從“娃娃股東”的橫空出世,到市場大鱷的翻云覆雨;從草根人士的積累暴發(fā)到權貴資本的孳生壯大……無論你是升斗小民還是社會名流,無論你是寂寥隱士還是風云人物,只要你會折騰,這里總能給你機會。但請注意,在媒體對“財富英雄”們的喧囂背后,是“一將功成萬骨枯”的無情現(xiàn)實!耙毁嵍狡咛潛p”的魔咒,始終在股市的上空旋繞。
而恰恰是媒體對“財富英雄”們的追逐和放大,激發(fā)了大多數(shù)人內心的欲望,最終成為祭壇上的犧牲。對此,我們當保持清醒的頭腦——股市有風險,投資須謹慎,這句話的真諦,你真的領悟了嗎? 斷想二,社會的主流價值觀,正在發(fā)生著深刻的變遷。中國有句古話:識時務者為俊杰。這一點,在張鐵生身上得到了“完美”的體現(xiàn)。在極左年代,他可以因為交白卷而名噪一時,繼而在政治上飛黃騰達;而在經歷了歷史的清算之后,又能夠與時俱進,成為經濟大潮的弄潮兒;并最終可能借助資本市場的神奇力量,成為萬人仰慕的億萬富翁。在華夏大地,這樣的例子絕非張鐵生一個,史玉柱、余秋雨、褚時健,莫不如是,就連平頭百姓,也深諳“識時務者為俊杰”這句古訓,數(shù)年前,他們不是總結出了
“炒股要聽黨的話”這樣的金玉良言嗎?投機,正成為社會的主流價值觀,這究竟是人性的墮落,還是社會的進步呢?恐怕沒有誰能講得清楚。 斷想三,人,能夠擺脫經濟動物心態(tài)嗎?計劃經濟時代走過來的中國人,在經歷了商品經濟乃至市場經濟的大潮之后,才驟然發(fā)現(xiàn),過去的政治狂熱,不過都是浮云而已。于是,對財富的追求開始空前的狂熱。君不見,如今的拜年語,不是幾乎成了清一色的“恭喜發(fā)財”嗎?當然,逐利乃人之天性,這種變化可以說是對過去的一種矯枉過正,并且,對物質、財富合法有序的追求,客觀上也推動了社會的進步。盡管如此,我們也應該意識到,人不僅僅是物質的,最終還是應該得到精神層面的升華。只是希望這個過程不要過于漫長。 張鐵生的嬗變以及它引發(fā)的種種議論,不過是社會心態(tài)的一種真實的反映,無需大驚小怪。無論曲折坎坷,社會的腳步終歸是向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