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7-03-27 記者:張楠 來源:《中國證券報》2007-03-27 A11版 |
|
|
在巴克萊銀行(Barclays)與荷蘭銀行(ABN
AMRO)正在進行排他性合并談判之際,有消息傳出,全球規(guī)模最大的金融集團——花旗集團(Citigroup)有可能參與競購荷銀。荷蘭《金融日報》昨日(26日)報道稱,除非荷銀考慮其他收購邀約,否則英國對沖基金TCI將對荷銀采取法律行動。同時,巴克萊銀行的一些股東也表示反對這項收購。 據外電報道,花旗內部的一些人正在鼓動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查爾斯·普林斯(Charles
Prince)參與競購荷銀,而花旗也一直在研究收購荷銀的益處。這兩家銀行在美國和拉丁美洲市場的業(yè)務能夠互補,合并也能讓花旗在歐洲大陸獲得更穩(wěn)固的立足之地。 消息稱,花旗也有可能收購荷蘭銀行的部分資產,如位于芝加哥的LaSalle
Bank或位于巴西的Banco ABN Amro Real
SA,這兩項業(yè)務的收入各占荷銀總收入的17%左右。但花旗要做到這點并不容易,因為荷蘭銀行與巴克萊銀行正在進行的是排他性談判,花旗集團的任何舉措都是未受邀行為,可能會被視為敵意收購。而敵意收購是荷蘭政府公開表示反對的。 荷蘭《金融日報》昨日援引荷銀股東TCI基金發(fā)言人的話稱,TCI認為荷銀在同意與巴克萊進行合并前,應考慮所有的收購要約。而此前,該基金曾表示對荷銀與巴克萊的談判感到“鼓舞”,但希望授予巴克萊的排他性將不會妨礙荷銀董事會利用其他程序來考慮其他可靠機構的報價,為荷銀股東創(chuàng)造最佳的收益。 TCI持有荷銀約1%股份,自該行業(yè)務連續(xù)幾年表現(xiàn)不佳后,TCI一直要求該行積極尋求可能的分業(yè)、分拆、出售或多種業(yè)務的整合,甚至是整體出售,以此提高股東的收益。 上月TCI敦促荷銀分拆或出售資產,引發(fā)了荷銀與巴克萊的合并談判。上周,巴克萊與荷銀開始排他性談判,并已勾畫出具體合并框架,合并后的銀行總部將設在荷蘭阿姆斯特丹。 雖然排他性談判充分表明了兩公司合作的意愿,但據彭博社消息,巴克萊銀行的一些人士昨日稱,收購荷銀可能不會給公司帶來很好的收益和機會!拔铱床坏竭@宗收購有什么特別吸引人之處!背钟邪涂巳R銀行股票的一位基金經理說。 巴克萊銀行3月20日提出,收購荷蘭銀行能夠“給各方股東創(chuàng)造價值!焙喜⒑蟮你y行將成為世界第六大銀行,總市值超過1600億美元,規(guī)模僅次于摩根大通。但有巴克萊銀行的股東稱,如果合并后雙方狀況只是比原來好一點,對于這宗高達800億美元的收購來說是遠遠不夠的。他們還質疑巴克萊CEO約翰·瓦利(John
Varley)是怎樣看中荷銀的。 分析師認為,如果這筆收購最終成功,合并后的新公司可能要到2009年才能開始產生盈利,2007、2008兩年的財務狀況很可能不甚理想。巴克萊去年盈利增長33%,荷銀去年盈利只上升了7.6%。 合共持有巴克萊銀行3800萬股的大股東Union
Investment GmbH、Aberdeen資產管理公司和馬丁·可利(Martin
Currie)投資管理公司則稱,巴克萊和荷銀業(yè)務之間鮮有交叉,所以它們可能不會從合并后的關閉重復業(yè)務和削減職位中受益!八鼈兊幕パa很少,對巴克萊的股東來說,這筆交易很不值!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