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據(jù)《北京晨報》報道
“備受關注的京滬高速鐵路已經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現(xiàn)在正在等待國家發(fā)改委對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審批,順利的話,審批后3個月就可以開工建設。”11日,記者專訪了全國人大代表、京滬鐵路客運專線公司籌備組副組長郎國平,據(jù)他預計,“今年早晚會批,早說‘兩會’以后就能批下來,晚說也不會超過下半年。” 郎國平告訴記者,在技術上京滬高鐵已經不成問題,有關部門邀請了各路專家來為京滬高鐵出謀劃策,在水泥技術問題上邀請了建筑設計院、建筑研究總院、冶金研究總院的專家。這是因為京滬高鐵的設計壽命為100年,各方面都有嚴格的技術性要求。 線路、橋梁、隧道、涵洞等工程技術,將形成我國完全獨立的技術標準和自主知識產權;通信、信號、牽引供電系統(tǒng),將形成滿足我國客運專線系統(tǒng)集成的標準和要求;運營調度和旅客服務系統(tǒng),也將堅持自主創(chuàng)新。 關于列車,他介紹說,目前有德國西門子、法國阿爾斯通、加拿大龐巴迪、日本川崎重工四家公司都與國內企業(yè)建立了合資廠,通過引進先進技術,來實現(xiàn)在中國自主生產時速達300公里以上的列車,其中10%至15%是進口原車,而80%以上將是“中國造”。 可行報告正在審批,有望年內開工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