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學期刊主編有一個共識:文學期刊難以成為真正的暢銷刊物。要讓文學期刊走出生存和發(fā)展的困境,首先得保持刊物的水準,力求發(fā)表文學精品,取得作家和廣大文學愛好者的信賴! | 我國文學期刊普遍面臨生存危機,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最近,記者就此走訪了中國作家協會和一些文學期刊雜志社,結果令人堪憂。
多數文學期刊面臨生存困難
據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張勝友介紹,我國共有各類期刊9000多家,其中文學期刊900多家,約占期刊總數的10%,但這900多家文學期刊的多數正面臨生存困境。 拿《民族文學》來說,它是我國唯一的全國性少數民族文學月刊,編輯來自漢、蒙、回、維吾爾、哈薩克等民族,大多是有名的作家、文學評論家,創(chuàng)刊以來為熱愛文學創(chuàng)作的少數民族作者提供平臺,發(fā)現、培養(yǎng)了一大批少數民族作家,結束了我國有些少數民族沒有書面文學和作家的歷史?赡壳啊睹褡逦膶W》僅發(fā)行5000多份,人頭費缺口90多萬元,無法維持編輯人員包括離退休同志的基本待遇,上級每年撥付5萬元辦公經費,而實際辦公支出為16萬元!睹褡逦膶W》面向全國發(fā)行,以發(fā)表少數民族作家作品為主,著力扶持用母語創(chuàng)作的作家,印刷費、稿費等不能完全依靠發(fā)行,刊物不能完全走向市場。業(yè)務撥款只能解決基本的出版印刷費用,無法滿足組稿、差旅費、宣傳費等,使刊物運轉陷入舉步維艱的狀態(tài)。 《詩刊》是代表中國詩歌藝術最高水平的詩歌刊物,月發(fā)行量4萬份左右,在純文學刊物特別是詩歌刊物中,已是全世界最高水平了。據《詩刊》主編葉延濱介紹,全世界沒有一家詩歌刊物可以贏利,《詩刊》每年支出360萬元,財政差額撥款每年27萬元,還維持在上世紀80年代水平,發(fā)行收入154萬元,尚有180萬元左右缺口,紙張、印刷、稿酬維持在5年前的水平,多年來一直靠拉贊助、辦學、組織詩歌活動維持。社領導用大量精力去拉贊助,以2006年為例,主編親自跑贊助35萬元,副主編拉贊助18萬元,副社長拉贊助31萬元,共計80萬元!对娍肥菍I(yè)的詩歌刊物,幾乎沒有回報,社領導只有用大量精力為贊助方寫文章、出席會議、應酬、修改水平不高的作品給予發(fā)表,由此不可避免地影響領導層集中精力辦刊,而基于個人友情拉贊助已多年資源透支,難以為繼。 《人民文學》代表中國當代文學最高水準,發(fā)行量最多時達100多萬冊,但這個在中國最具權威、影響最大的文學期刊,不僅風光不在,也不得不面對生存問題。
文學期刊受困潛藏不少危機
文學期刊的困境折射出我國的深層文化問題,受困擾的其實不僅僅是文學期刊本身,而是關涉一代甚至幾代人的文化素質和文學修養(yǎng)問題,潛藏著不少危機。 人才危機!睹褡逦膶W》雜志社人員平均年齡45.6歲,在經費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引進人才相當困難,缺一個編輯意味著少一個少數民族文學代表!对娍范嗄陙硭C萃著許多著名詩人、編輯,但如今因福利水平低,曾被視為神圣的編輯職位不再有吸引力,去年雜志社擬招2名工作人員,應聘者中沒一個符合要求,使得專業(yè)人員奇缺,只好招聘臨時人員,這類人員目前占全社近一半,人員總體素質無法適應工作要求。 品牌危機。近年大量自費印制的民間詩歌刊物制作精良,連續(xù)出版,不在市場出售,并不違法。廣東省就有50多個民間詩歌刊物。網上有數十家詩歌網站,不乏以色情、頹廢等方式吸引讀者眼球。某房地產集團投資3000萬元,成立民間詩歌學會和詩歌研究機構,澳門基金會與廣東省合辦《中西詩歌》,通過民間贈送閱讀,讓主流詩歌受到空前挑戰(zhàn)。 陣地危機。中國作協會員、詩人趙瓊痛心地對記者說:“文學刊物不再神圣的時候,便沒有了文學!彼罱趫罂た吹剑行┪膶W刊物封面設計花哨庸俗,封二、封三、封底刊登聲訊臺廣告,圖片幾乎都是泳裝,讓人惡心;有些文字肉麻,比如“甜酥酥,肉麻麻,讓你整夜睡不著”、“夜色撩人”、“激蕩愛河”、“紅唇夜話”等,違背文學刊物的辦刊宗旨。這種狀況,不能不引發(fā)人們的憂患意識。
堅守文化陣地沖出當前困境
一些純文學名刊、大刊直面危機,在困境中堅守主流文化陣地,堅持高品位辦刊!睹褡逦膶W》主編葉梅對記者說:“我們始終沒有放棄社會責任,近年來舉辦少數民族作家培訓班,培訓了35個少數民族的40多個作家。我們一定會守住民族文學這塊陣地,不改變辦刊宗旨,不改變文學的高潔品性,給多少錢都不走媚俗道路!薄对娍犯鞔蟪鞘虚_展合作開展詩歌朗誦活動,《人民文學》設立利群文學獎,推動中國文學在新世紀的發(fā)展,發(fā)現中國文學的新生力量。 文學期刊主編有一個共識:文學期刊難以成為真正的暢銷刊物。一些發(fā)達國家的文學刊物多由一些基金會、財團或政府資助,且賣出的極少,多為贈閱。要讓文學期刊走出生存和發(fā)展的困境,首先得保持刊物的水準,力求發(fā)表文學精品,取得作家和廣大文學愛好者的信賴,簡言之,就是以質量求生存和發(fā)展。文學期刊主編還有一個共同的期盼:政策扶持。不僅要明確身份,把代表國家文學水平的文學期刊列入文化公益事業(yè)的范圍,還要加大投入,從保障主流文學的安全高度,來看待加大投入的重要意義,使文學期刊得到國家財政的投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