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以至整個亞洲商品交易和消耗量方面的迅速增長,亞洲地區(qū)對于一個國際性商品交易所的需求日益強烈。昨日(6月25日),香港商品交易所在香港宣告成立,預計明年第一季度投入運營。該所首份交易合約將是燃料油合約。 分析人士指出,作為連通中國與國際商品市場的橋梁,香港商品交易所將為最終用戶及全球商品交易體系提供一個既高效又透明的定價平臺,從而買賣量身訂做的商品合約,對沖中國以至亞洲區(qū)內的價格風險。此外,交易所的成立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促進更多中國商品交易商參與交易。
境內外機構參與投資
“目前正是香港推出商品交易所的最佳時機!”剛出任香港商品交易所主席的張震遠指出,過去數年來,中國以至整個亞洲在商品交易和消耗量方面迅猛增長。與此同時,對沖有關產品買賣的機制遠不成熟。通過商品交易所提供的商品交易價格,可更有效地反映中國內地不同商品的供求情況,讓內地交易商在國際商品市場上享有更大的議價能力。 作為一家沒有香港政府投資參與的交易所,香港商品交易所將由眾多來自不同專業(yè)領域的世界級企業(yè)及金融中介機構投資。 張震遠表示,該所首期資本金約5000萬美元,資本金主要由股東投入,并不需要其它融資,而股東架構則于今年三季度末才會落實。 該所表示,不少機構已有意成為香港商品交易所的潛在策略性投資者及會員。這些機構涵蓋投資銀行、最終用家、經紀、自營商品交易公司及大型中國企業(yè),包括Arctos
Capital、Barclays Capital、Cantor Fitzgerald、Capstone Investment Advisors
LLC、中國銀河金融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國際期貨經紀有限公司、華潤集團、中信集團、雷曼兄弟、美林集團、MF Global、摩根士丹利、來寶集團、RBS
Sempra Commodities、泰山石化集團、TransMarket Group
及美國華平投資集團等。 在香港商品交易所建立過程中,泰山石化(01192.HK)擔當了一個重要的支持角色。張震遠此前擔任泰山石化執(zhí)行董事兼副主席。他透露,他個人或持有該交易所股權,泰山石化也是股東之一,并不排除內地石油公司會參與投資該交易所。
與港交所競爭不可避免
香港商品交易所表示,預期可在今年底前取得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jiān)察委員會的批準,2009年第一季度開始投入營運。首份交易合約將是燃料油合約。 張震遠指出,香港商品交易所會專注發(fā)展較有經驗的商品交易,推出的首份燃料油交易合約,將按現貨交收,希望半年后再推出其它合約。他表示,香港政府會提供具透明度的監(jiān)管機制,讓交易所妥善運作。 值得關注的是,近日香港交易所表示,將于10月份推出黃金期貨,并將研究石油期貨產品。香港商品交易所的成立已經被市場人士看成與港交所形成競爭關系。港交所股票(00388.HK)價格昨日跌2.29%。 港交所主席夏佳理昨日指出,香港商品交易所與港交所互相競爭是不可避免,不過這會是一件好事,這將使得香港金融市場變得更多樣化,吸引更多投資者來港投資。 他透露,張震遠在24日曾與他會面半小時,但雙方未達成任何合作方案。另外,曾經有投資銀行與港交所商討,要求合作成立商品交易所,不過雙方暫未有合作計劃,港交所也無意入股香港商品交易所。 張震遠對此表示,商品交易市場十分龐大,并非只有一個交易所可以參與,而且香港商品交易所的首份交易合約,是市場未有相同種類的燃料油合約,因此該所不會與港交所產生直接競爭。 他指出,雖然內地也有期貨交易市場,但主要為滿足內地交易者需要。日本及新加坡的期貨交易所也未能滿足中國及國際客戶之間的商品交易需求。而上海期貨交易所只能以人民幣進行結算,并非以美元結算。香港商品交易所會借鑒其它交易所的發(fā)展經驗,但不會與亞洲區(qū)內的交易所進行競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