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以“透支消費”來解決有效需求不足的方式只是把當下不斷潛伏的小危機累積起來而延遲到未來總爆發(fā),這使得整個經濟、金融體系更加脆弱;在這種情形下,任何一個微小的次貸或欺詐問題都可能引發(fā)多米諾骨牌效應,從而成為危機總爆發(fā)的導火索
馬克思很早就指出,經濟危機的直接表現就是生產的相對過剩,但這不是源于貨幣的和非貨幣的投資過度,而是源于群眾的購買力不足所導致的“有效需求不足”;進一步地,群眾的購買力又源于資本和勞動收入分配不公造成的兩極分化,兩極分化導致窮人購買力不足和富人儲蓄過度。然而,現代主流經濟學卻認為,現代經濟危機已經呈現出與馬克思時代的經濟危機根本不同的特性:以前的經濟危機表現為生產過剩和有效需求不足,而現代經濟危機則表現為生產不足和消費過度;相應地,現代經濟危機不再是由收入差距拉大引起的,而是源于特定的監(jiān)管缺位、政策失誤、低估風險等外在因素。問題是,現代經濟危機的根源果真已經發(fā)生質的變化了么?它可以通過緩和收入分配之外的措施得到根本解決嗎?
就現代經濟危機的根源而言,現代主流經濟學者往往把這次金融危機歸咎于次貸問題帶來的沖擊,而次貸問題又源于房價的不斷攀升、利率的上下波動以及對風險監(jiān)控的缺失;但顯然,這些只是這次金融危機的觸發(fā)因素,而非危機的根源。只要根源不除,即使沒有這些觸發(fā)因素,也會存在其他因素最終將這種潛在的危機激發(fā)出來。格林斯潘就認為,這次危機遲早都會發(fā)生。如果對此作一深究的話,筆者以為,危機的根源就在于收入差距的不斷拉大。關于這一點,我們只要看看危機爆發(fā)前期各國的基尼系數變化狀況就可以明白了。例如,日本在1980年以前的基尼系數穩(wěn)定在0.26左右,但1983年以后其基尼系數開始惡化,1991年危機爆發(fā)時基尼系數達到了創(chuàng)紀錄的0.38。再如,近年來美國的基尼系數也在有條不紊地攀升,2007年次貸危機爆發(fā)的時候,美國的基尼系數達到了0.41的高水平。
就西方社會應對危機的主要措施而言,二戰(zhàn)之后,西方國家采取凱恩斯經濟學的相機抉擇政策來緩和經濟波動,但這種政策卻產生了20世紀70年代的“滯脹”問題。為此,西方國家轉而倡導一種包括分期付款、貸款消費、信用卡購物、次級房貸等在內的透支消費方式來彌補有效需求的不足情形。顯然,在短期內,這種方式有助于填補收入與消費之間的缺口,不僅可以滿足低收入階層的短期消費問題,也有助于企業(yè)主的經濟擴張;正是由于這種消費方式的流行,盡管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美國的基尼系數在不斷升高,但美國居民的個人消費增速卻不僅沒有收縮,反而呈現出加速增長的態(tài)勢。然而,“透支消費”畢竟是靠透支“未來”來支撐“今天”,它可以推遲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生產過!眴栴};而且,正是由于它推遲了矛盾的爆發(fā),從而掩蓋了本國的經濟擴張與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因此,以“透支消費”來解決有效需求不足的方式只是把當下不斷潛伏的小危機累積起來而延遲到未來總爆發(fā),這使得整個經濟、金融體系更加脆弱;在這種情形下,任何一個微小的次貸或欺詐問題都可能引發(fā)多米諾骨牌效應,從而成為危機總爆發(fā)的導火索。
可見,現代經濟危機根本上還是源于收入分配導致的有效需求不足,而現代社會中存在的一系列“透支消費”制度盡管可以推遲經濟危機的爆發(fā),卻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因此,這次世界金融危機給我國提供了諸多警示:要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來調整我國的收入分配,從而提高國內的有效需求,以預防和應對時下的經濟危機。究其原因,根據邊際消費原理,一個人收入越低,其消費傾向就越低;因而當收入差距拉大時,那些集中了大部分收入的一小部分富人將其收入用于消費的比例就很低,而那些具有較高消費傾向的窮人卻因沒有收入而無力消費,結果就導致整個社會的消費水平下降。事實上,近20年來我國的收入差距一直在持續(xù)擴大,明顯影響了國內的有效需求水平。
當然,盡管我國近年來收入不平等程度在增加,收入差距比很多發(fā)達國家嚴峻,但卻不是這次經濟危機的發(fā)源地。究其原因,這與我國目前的需求結構有關。一般地,一個國家的有效需求有兩個基本來源:一是內源型需求,這主要反映一個經濟總量較大的大國的情形,此時,國內收入分配變化成為經濟波動的主要原因;二是外源型需求,這主要體現一個經濟總量較小的國家的情形,此時,國外市場的需求沖擊將成為經濟波動的主要原因。筆者以為,這次經濟危機首先在歐美主要經濟大國爆發(fā),就是因為這些國家的收入差距持續(xù)拉大導致內源型有效需求不足;相反,由于我國的有效需求主要是外源型的,依賴于國外市場,從而收入分配對經濟波動還沒有形成嚴重影響。然而,隨著我國經濟總量的日益增大,有效需求必然會日益依賴于國內需求;特別是,當國外市場因經濟危機而不斷收縮時,有效需求就必須逐漸轉移到國內來。顯然,在這種情況下,國內收入分配狀況將對經濟波動產生根本性影響。因此,為了及早防止這次世界金融危機向我國的蔓延,有必要對當前收入分配狀況進行調整,以提高國內的有效需求水平。 |
|
|
|
|
|
|